• 首页
  • 核心业务

    工业视觉 、赋码系统 、产线OEE、轻量级MES、数字孪生、数字看板 

    追踪追溯、商品防伪、轻量级WMS、渠道管理

    智慧运营、渠道赋能、物码营销、会员管理、数字商城

    IIoT、云服务、AI、大数据分析

  • 创新产品

    微纹码是励元科技获得全球专利技术的防伪黑科技。

    具有随机性、唯一性、不可复制性。

    作为物联网支撑技术的RFID技术被认为是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Linkwin解决方案是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定位与资产管理系统。

    一款专业的垂直领域数字营销产品——简单、优雅、安全。

    基于混合云多云管理的技术栈,提供战略级云方案与强劲保障。

    符合国家监管要求的SaaS平台,300+企业入网。

    高精度定位系统,结合生态物联网可视化运营平台,全场景覆盖行业应用,满足多样化定制要求

  • 解决方案
    工业视觉检测,助力智能制造精益生产

    利用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集成的智能制造综合数字平台。

    防伪解决方案
    沉淀20+年的防伪技术与行业经验,为企业知识产权及品牌保驾护航

    全链路追踪追溯:帮助企业实现产品数字化、防伪可追溯及营销精准化。

    以“码”为纽带实现全渠道数字营销构建企业的全域域流量,赋能营销,助力转化。

    轻量WMS解决方案
    LINKWIN 轻量级WMS助力企业打造韧性供应链,赋能全渠道数智化
  • 成功案例

    拜耳集团是一家全球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医疗保健、营养品及高科技材料。拜耳作物科学是拜耳集团的子公司,致力于植物保护、种子处理、绿色生态科技和非农业虫害治理,在全球122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汉高Henkel,是德国著名的老牌化学制品生产集团,最早创立于1876年,经过将近150年的发展,已发展出洗涤剂和家用护理、化妆/美容产品和粘合剂三大领域的业务和多个旗下子品牌。

    上海家化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大型美妆日化企业之一。经过百年发展,公司发展成为年销售额逾76亿元的大型美妆日化集团,产品涵盖美妆、个护家清、母婴等多个领域。

    古井贡酒是亳州传统名酒。产自安徽省亳州市,属于亳州地区特产的大曲浓香型白酒,有“酒中牡丹”之称、被称为中国八大名酒之一。
  • 关于我们
【涨姿势】一文了解安全追溯
日期:2017-07-21 阅读:5463

涨姿势




一文了解安全追溯


65.jpg

社会上对于追溯的概念不清晰,将追溯、追踪和溯源混为一谈,对追溯产品还是追溯责任主体不清晰。追溯的是产品,而不是责任主体,国内不少追溯系统强调对责任主体的监督和监管,而忽视对产品本身的追溯监管,导致作为本是追溯建设主体的企业,因担心被政府监管而对建立产品追溯体系存在顾虑和担忧。


追溯的概念界定

37.jpg

不可过分夸大追溯的作用

目前,我国政府和社会对追溯寄予厚望,但过分夸大追溯的作用,将追溯和产品质量安全混为一谈,甚至错误的认为产品能追溯产品质量就安全了,追溯的作用被过分夸大。殊不知,追溯只是保障产品安全的一种事后补救的手段,实现追溯并不能直接解决产品安全问题,它只是能够在出现产品安全事件之后,快速精准地召回问题产品,从而降低危害和减少损失,最大限度保障消费者的安全。

 

不可将追溯、监管、防伪、营销等概念混淆

从管理上讲,产品质量监管、追溯和防伪是有联系,但却又是目标迥异的应用诉求。不同的应用诉求,其编码方案应有不同,在考虑编码方案时,要考虑用途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比如很多企业将追溯码设为暗码,还以此宣传其编码方案的优越性,实为不了解追溯的本质。

 

追溯的目标是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因此追溯码必须是明码,而且必须是统一的标准化的编码,只有这样各方才能通过追溯码实现追溯信息的采集、记录和共享,才能实现全链条的追溯。

 

而防伪码和营销码作为企业内部的管理需求,不涉及与供应链及其它参与方的信息交互,可以设为暗码。众多的追溯平台将追溯、防伪、营销等混为一谈,将公众引入误区。


追溯编码的进程

38.jpg

追溯的颗粒度并不是越细越好

追溯颗粒度一般分为品类、批次和单品,不同的追溯颗粒度,追溯编码不同,追溯系统的复杂化程度也不同,相应地带来追溯成本的差别化。追溯颗粒度越细,追溯系统越复杂,追溯成本就会越高。很多企业认为追溯颗粒度越细越好,非常推崇一物一码的单品追溯,最后由于目标太大,成本太高而半途而废。对于大多数工业化生产的低价值、易消耗的产品来说,每一个批次的质量都是完全相同的,一个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整个批次都要被全部追回和(或)召回,因此管理到批次即可,追溯到单品现阶段意义不大,实现也很困难。

 

内部编码、专用编码和再编码存在现象普遍

目前一些追溯系统,有的因权宜之计使用内部自编码,而非通用编码;还有的编码方案虽选用了国际标准,但是并不适合用于追溯领域;还有的虽然商品上已有商品通用编码,还要再编码;这些追溯编码由于不成体系而孤立应用,很难体现追溯的产品品种、批次、序列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与追溯相关的重要信息,即使编码中有相关的追溯信息,但由于其是内部编码或专用编码,仅能在系统内部或专有系统中使用,不能有效地与现有的通用编码相结合,也不能有效地和企业的经营管理相结合。总体上讲,内部编码、专用编码和再编码,不仅会大大提高追溯成本,而且极易造成编码混乱而导致追溯系统失效。

 

推进对非单元化包装食品的追溯

目前,有些部门对很多关乎民生的散装食品花费大量的资金建设追溯体系,但是效果不理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散装食品没有进行单元化包装,追溯信息没有依附的载体,加上不健全的社会诚信体制,从而导致散装食品追溯难上加难。因此投入大量的资金在这类产品上进行示范,成效甚微,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如何避免进入追溯误区

39.jpg

正确认识追溯,不夸大追溯的作用

正确认识追溯的概念和本质,了解追溯的目的,不夸大追溯的作用。追溯只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需要与其他管理体系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追溯系统也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部分,不能割裂开来,单纯为追溯而追溯。追溯与法律法规、认证、检测等一样,是产品安全保障的一种手段。只有各种手段齐头并进,才能最大化地实现产品安全的目的。

 

区分监管、追溯和防伪等,切勿混为一谈

监管、追溯、防伪、防窜货、营销各自所满足的需求不同,不能混为一谈,追溯是政府和企业的共同需求,防伪、防窜货、营销是企业的自身行为,企业应按照国家法规标准建立追溯体系,结合自身需求,可以融合防伪、防窜货、营销等功能,满足企业自身的管理需求。

 

追溯有颗粒度,要考虑成本效益

管理需求的多样决定着追溯颗粒度的不同,企业应根据产品特点、自身管理需求、成本因素和监管需求确定追溯颗粒度,而不能盲目跟风。对于高风险、高价值的产品可以追溯到单品,对于一般的工业化生产的食品而言,追溯到批次即可满足政府监管和企业对管理的需求。

 

统一编码和源头赋码,实现追溯的最优方法

内部追溯和外部追溯可区别对待,外部追溯编码必须采用统一的编码;内部追溯可以采用内部编码。但如果用内部编码去实现外部追溯,势必无法解决互联互通的问题。

源头赋码,便于分清责任主体,也便于供应链其它参与方多次使用,从整个社会来看,会提高供应链的效率,节省供应链的成本,是最经济的方式。任何中间环节的再编码和贴码,都极易出现编码混乱情况,从而造成追溯失败。


追溯的发展趋势

40.jpg

为了保障消费者安全,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出台追溯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追溯体系是企业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分析历史、研究现状、展望未来,我国的追溯体系建设将呈现以下趋势:

 

追溯范围将从国内向全球延伸

当今的中国处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原材料和产品的流动呈现一个全球化态势,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国的产品流通也在快速融入到国际的大流通中。特别是近年来电商的飞速发展更加快了产品的全球流动性,在这种情况下,跨国追溯会成为越来越强烈的国际诉求。而跨国追溯一个很必要的条件是追溯信息在全球层面能够做到互联互通,这就要求追溯体系建设也要秉承开放发展的理念,促进追溯信息在全球范围内供应链各环节的互联互通,从而确保产品能够在全球实现追溯。

 

追溯链条将从企业内部向供应链全链条发展

追溯更多的是侧重供应链某个或某几个环节的追溯,更多的侧重于企业内部的追溯,全链条的追溯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随着法规的日益完善、标准的出台和技术的发展,实现全链条的追溯将成为可能。

 

追溯颗粒度将多元化并举

随着追溯的发展,追溯的颗粒度会呈现出品种、批次、单品多元化并举的状态,随着技术的发展、成本的降低和企业管理的精细化,追溯的颗粒度会越来越细。另外,一维条码、二维码、RFID、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也会从一定程度上促进追溯体系的发展,使得追溯信息的采集、记录和分享更加便捷、准确和高效,减少人为因素对追溯的干扰,提升追溯的准确性和效率。

 

统一编码将是追溯的重要支撑技术

目前国内追溯系统不能互联互通的根结是追溯编码的不统一,编码的不统一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未来要实现追溯系统的互联互通,统一编码是关键,并且要采用与国际一致的、被行业广泛应用且成熟的编码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追溯系统的互联互通,才能实现全链条追溯和全球追溯。相信企业会从过去几年追溯试点建设中,吸取经验,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推进我国追溯编码国际化,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我国产品的出口。

 

追溯数据的分享将尤为关键

追溯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有效性是确保有效追溯的前提,追溯数据的分享对于建立全链条追溯具有重要意义。追溯数据分为多种,一方面可以分为内部追溯数据和外部追溯数据,另一方面可以分为主数据、交易数据和事件数据,企业采集和记录的追溯数据并不意味着要与供应链各方全部分享,因此追溯数据分享机制的建立将是决定追溯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追溯分享机制要明确企业面对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如何分享追溯信息,分享哪些追溯信息,追溯信息泄密的法律责任等,从而既能保证追溯链条的完整,又能保证敏感信息得到保护,不影响企业的经营。这就需要国家法规和技术手段的支持。追溯分享机制的建立将使供应链各方更有意愿共享追溯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国追溯数据的统一共享交换机制,才能实现有关部门、地区和企业追溯信息的互通共享。


追溯工作下一步的着力点

41.jpg

加快出台追溯法规

国家层面应该尽快出台追溯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追溯对象、追溯信息、追溯环节、追溯主体的权利与义务、追溯数据分享和保护的机制等相关内容;特别是加大对提供虚假追溯信息行为的惩罚力度,保障追溯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顶层设计,建立责任清晰、环环相扣的全供应链追溯体系。

 

加快制定相关追溯标准

追溯标准的完善是建立有效追溯体系的基础,亟需从国家层面制定追溯标准体系,规范编码规则、接口标准、数据标准、追溯数据共享标准等,为全国追溯体系建设提供标准支持,结束目前追溯系统各自为政的状态。

 

特别是追溯编码、追溯数据、数据交换标准的统一,是确保追溯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全链条追溯的关键。追溯编码要采用与国际一致的编码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利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各行各业广泛应用的编码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追溯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追溯工作的有效性,进而实现全国乃至在全球的追溯。

 

明确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各方职责

明确追溯体系建设中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各方的定位和责任,实现食品安全追溯的社会共治。总的原则是:政府提要求、出法规、定标准、抓监督;企业按要求实施,第三方作认证,消费者倒逼。

政府:出台相应的追溯法律法规、标准和监管措施等,履行好引导和监管职能,督促企业确保追溯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一致性和有效性。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之后,负责启动预警和应急措施,必要时发出召回指令。

企业:追溯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应在国家法规标准的前提下,采用适合的追溯技术并建立追溯体系,尽量采用信息化技术,以提高追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追溯系统可以自建,也可以采用第三方追溯平台和政府追溯平台等方式。

其它: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大对企业追溯法规和标准的培训力度,帮助企业理解法规和标准要求,推动会员企业提高建立追溯体系的积极性,组织会员企业分享追溯最佳实践案例,促进行业整体追溯能力的提高。第三方认证机构提供追溯认证服务,确保追溯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技术机构加强追溯技术研发,降低追溯成本和提高追溯的准确性。消费者关心追溯,查询追溯信息,购买可追溯的产品,形成有效的倒逼机制。

 

加强供应链各方协作

每个企业都应具备内部和外部追溯能力,实施外部追溯时,需要供应链上各方的密切配合,各方遵循“向上一步、向下一步”的追溯原则,即每个企业只要向上溯源到产品的直接来源,向下追踪到产品的直接去向即可。实施外部追溯时,各方都应采用统一的编码、载体和数据交换标准,记录和共享确保供应链追溯的关键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链条的追溯成功。

 

发展追溯技术降成本

鼓励和支持诸如条码、二维码技术、RFID技术、区块链技术等追溯相关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切实降低追溯成本,提高追溯效率。此外,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产品包装化,为追溯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提高企业积极性

加强追溯法规的宣贯,提高企业履法意识;鼓励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追溯体系,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相结合;政府加强顶层规划,追溯核心功能采用统一的编码、数据、交换等标准建设,以确保平台间互通共享,向有能力自建追溯体系的企业开放数据接口,保证企业在一个平台上填报追溯数据,多个平台可以查询,切实减轻企业录入数据的负担;鼓励和支持追溯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通过技术手段降低企业追溯体系建设成本;出台追溯数据共享机制,确保数据有效共享;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鼓励消费者购买可追溯产品。

结语

42.jpg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在“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在以高质量发展来建设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方向下,我们相信随着安全追溯法规的日益完善、追溯标准的陆续出台、追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责任主体意识的逐渐加强;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日益提高,及各方开放合作意识的日益增强,安全追溯的社会共治格局最终会实现,我国追溯体系建设将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不断发展,迈上新台阶。





end
欢迎咨询
告诉我们您的需求,让我们为您量身定制行业解决方案!
姓名*
电话*
邮箱*
国家*
公司*
留言
请输入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